以風險評估及管理為基礎的污染場址復育解方
首例依土污法24-2條訂定整治目標 ● 跨領域整合的土壤環境影響調查 ● 務實的健康風險評估與風險溝通
場址歷史背景及污染調查情形
本案原為煉銅廠係於1977年建廠、1980年試俥營運生產,後因國際銅價遽跌及環保要求趨嚴,於1990年結束營運,停工關廠迄今已屆30年,並於2013年經環保機關公告為整治場址。瑞昶科技於2016年協助業主依土污法規定執行調查及評估計畫,確認原煉銅廠製程區受污染面積及超過污染管制標準之量體。
土壤自然背景濃度評估及申請適用土污法24-2條
瑞昶科技前於 2009 年已確認廠址範圍內確有受地球化學異常之自然背景地質環境因素影響,致使土壤中重金屬濃度具偏高之現象,爰於 2017 年協助本案提出土污法 24-2 條適用性評估報告,於 2018 年獲環境部同意且於 2019 年核定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計畫書。
場址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情形
依環境部核定計畫書要求,本案環境影響評估之範疇涵蓋環境品質調查、海域生態及直接接觸土壤動植物評估等,有別於一般之污染調查亦涉及多個專業領域,瑞昶科技秉持技術創新及與時俱進的信念,經多方努力成功整合國內相關專家組成跨領域工作團隊,以嚴謹求實的態度完成全台首例污染場址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作業。
- 環境品質現況調查(四季):空氣 22 站次、地表水 27 點次、地下水 37 點次、海域水質 24 點次、底質 28 點次。
- 土壤環境影響調查:陸域生態調查(四季)、土壤昆蟲調查 36 點、蚯蚓調查 34 點。
- 場址鄰近海域生態環境調查:四季海域生態(潛水員)調查、魚體採樣檢測 20 組。
- 風險溝通:140 份問卷調查、2 場公聽會/說明會、7 次參訪解說。
整治目標訂定及整治方案規劃
本案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於 2021 年底經環境部核備後,瑞昶公司即依風險評估結果協助本案提出整治目標及整治計畫,規劃適度清理污染物、阻絕污染物裸露及擴散等污染改善工程作為,搭配場址風險管理措施做為整治方案,並於 2024 年初經環保局核定在案,具體實踐以風險評估及管理做為污染場址的復育解方。
關鍵數據
污染物 | 重金屬(砷、銅、汞、 鎘、鋅、鉻、鎳、鉛) |
場址面積 | 約 790,000 平方公尺 |
技術工法
風險評估及溝通與管理
土壤中昆蟲與蚯蚓物種調查
植體吸收及土壤
有效性濃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