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業鋼鐵鑄造廠油品複合污染成功整治
鑄造製程遺留複合污染 ● 客製化方案增加整治效率 ● 生物刺激及菌劑添加成功復育
場址背景
污染場址位於基隆市,前身為鋼鐵鑄造工廠,主要利用造船鋼板切割邊餘料及鑄砂等原料,以電弧爐煉製生產鋼鐵製造加工之鑄鋼、鑄鐵等產品。2003 年註銷工廠登記後,供堆置造船廠之報廢資產及鋼材下腳料使用,本場址土壤污染多屬上述含重金屬廢棄物散落土壤中所造成,但因製程關係有少量油料儲存設備洩漏燃料油,經由陰井及地下配電管路流至其他區域,造成局部油品污染土壤。
污染情形
2006 年經基隆市政府公告為土壤重金屬及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污染場址,污染物包括重金屬(砷、鉻、銅、鎳、鉛、鋅)及總石油碳氫化合物,場址面積 12,500 平方公尺。
執行成效
本公司於 2006 年承攬執行改善工程,約3年完成污染整治復育工作,期間同時辦理重金屬污染土壤改善,完成複合污染土壤整治,於 2009 年經基隆市政府驗證通過解除列管。協助業主將受污染土地整治成功,使土地活化開發利用。
生物復育成效
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污染土壤生物復育過程中培養取自現地土壤中具有分解總石油碳氫化合物之優勢菌種,菌種經過篩選與培養後添加於土壤中,以促進總石油碳氫化合物之分解。經由場址現地微生物之添加方式處理,加速土壤中TPH降解,生物復育工程僅 3 週去除效率可達 38%,持續操作後快速達成整治目標。
特殊工法整治
本場址在處理土壤中重金屬整治時,依據場址土壤特性以及造成污染的成因,設計一特殊磁選方法並利用場址內既有槽坑,進行國內首見土壤濕式磁選方法,利用水中土壤分散性增加磁選效果,將鑄造工廠所產生含砷污染鐵渣從土壤中分選出,大幅提升改善成效。
關鍵數據
污染物 | 總石油碳氫化合物及 重金屬(砷、鉻、銅、鎳、鉛、鋅) |
場址面積 | 約 12,500 平方公尺 |
開挖面積 | 約 3,600 平方公尺 |
土壤開挖數量 | 約 5,300 立方公尺 |
濕式磁選處理量 | 約 1,300 立方公尺 |
離地生物處理量 | 約 1,000 立方公尺 |
外運污染土數量 | 1,390 公噸 |